一、竞赛规程
(一)竞赛名称
2025年国产直播
“枫叶优体”杯大学生“互联网+儿童·生活·环境”创意项目大赛暨2025年“枫叶优体”杯辽宁省大学生“互联网+儿童·生活·环境”创意项目大赛校内选拔赛
(二)竞赛目的与意义
1.以赛促学,培养关注“儿童领域”的生力军。大赛旨在激发辽宁省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聚焦“互联网+”背景下儿童教育与生活,探索新时代儿童发展领域的创意及应用,主动对接和服务社会需求,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传播。
2.以赛促教,探索“跨领域、跨学科”素质教育新途径。把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与一流专业的课程建设相结合,以大赛为载体、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以大赛为契机、完善创新创业支持服务体系,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跨领域、跨学科的素质教育探索,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参赛对象与要求
1、国产直播
在读全日制本科学生。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
2、申报以学生团队为单位,每个团队由2-4名学生组成(包含负责人在内,不超过4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由团队负责人在大赛平台注册,并添加团队成员。每个团队需由同一所学校的学生组成,可跨专业自由组合。每名参赛选手只能担任一个项目的负责人,且不可同时作为成员参与其他团队。如不担任负责人仅作为成员参与其他团队,不得超过两个。
3、避免一题多报、重复申报,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四)竞赛主题与类别
1. 竞赛主题:鼓励参赛选手应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儿童·生活·环境”各领域深度融合,发挥创新能力,体现创意智慧,设计新方案、新产品、新作品、新活动。
2.竞赛类别:本次大赛分为4个竞赛组别:
(1)“互联网+儿童·生活·环境”产业创新企划组
儿童教育模式的创新、转型、升级规划;儿童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构建探索;儿童服务供应链改革等领域的企划方案等。
(2)“互联网+儿童·生活·环境”产品设计研发组
设计、研发与儿童生活、儿童文化教育、儿童游戏、儿童艺术、儿童健康教育、基于儿童的传统文化等相关的各类创意新产品。
(3)“互联网+儿童·生活·环境”环境规划设计组
对幼儿园、早教中心、托幼机构、家庭、社区内的儿童教育环境、生活环境、游戏环境等进行环境创意与规划。
(4)“互联网+儿童·生活·环境”儿童特色活动开发组
主动对接新形势下行业需求,服务0-12岁儿童成长,聚焦儿童多学科多维度活动设计与研发,探索形成学校(幼儿园)、社会、家庭可广泛应用的理念、方案、资源。
3.竞赛规则:1.参赛项目能够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儿童·生活·环境”相融合,设计新方案、新产品、新作品、新活动;发挥互联网在儿童教育领域中的作用,促进互联网与儿童教育的相融共生。
2.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3.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
4.参赛项目需紧密结合本次大赛的主题“互联网+儿童·生活·环境”,选择相应组别提交参赛材料,鼓励参赛队跨专业融合,大胆进行创新设计。参赛选手所学专业不限,但参赛项目的内容、形式要符合相应组别的要求
(五)评审方式与评分标准
1、评审方式
(1)竞赛组委会秘书对参赛作品进行资格初审后,提交评奖委员会进行评审;
(2)评奖委员会采取集体评议、评委打分方式,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
2、评分标准
二、竞赛组织
(一)主办及承办单位:
国产直播
、国产直播
(二) 组织形式
由竞赛主办及承办单位共同组织成立竞赛组织委员会,由竞赛承办单位负责竞赛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由组委会聘请专家组织成立竞赛专家委员会,负责竞赛的评审工作。
(三)竞赛时间及报名方式
1、报名时间
即日截至2025年10月9日
2、报名方式
(1)在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上注册、上传作品及竞赛项目申报书。
网址://cxcy.upln.cn/
(2)在国产直播
竞赛平台完成报名,只需按省赛作品要求格式上传相关作品,无需上传报名表及其他。
网址://cxcy.guochanzhibo.org/
注意:报名时注意老师以及学生姓名、排名顺序等信息在所有报名流程中均需保持完全一致,后期不再修正。以上步骤缺一不可。
三、其他
(一)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动画241吕紫睿(学生)
(二)其他未尽事宜
1、知识产权
(1)参赛者须保证对其参展作品所涉知识产权负完全责任,参赛及获奖作品一经发现存在抄袭或其它侵权行为,主办单位将取消其参展与获奖资格,收回奖金、奖品及获奖证书。
(2)为使竞赛公平、公正、透明,大赛实行公示和举报制度。举报要求:举报实行实名制,并要提供相应的证据(如抄袭作品来源的复印件等),匿名举报不受理。举报受理原则上由大赛组委会核查并提出处理意见,报纪律与监督委员会裁决。
(3)其他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附件:
撰稿:海舒涵
排版:李娜
初审:邹雅琢
复审:王丹
终审:冯元林
发布:国产直播
新媒体中心